土壤重金属修复技术
市场现状
重金属在开采、冶炼、加工使用过程中,通过废渣、废水、废气等形式排入环境中而引起严重的环境污染,目前,中国有19.4%的耕地、16.1%的国土受到不同程度的重金属污染。由于重金属具有生物富集性,很难在环境中降解,对环境和人的健康造成很大的危害。
现有的稳定技术是通过添加带有凝硬性材料的水泥,将重金属或污染介质“包裹”和“束缚”起来。这种方法增加了所要处理材料的体积和数量,但操作难度大、耗成本。
产品概述
土壤重金属修复技术是一种添加技术,将修复产品添加到土壤中,通过调节土壤pH值,与土壤中的重金属(砷、铬、铅、镉、汞等)结合将其转换成一种稳定的、不可溶的重金属化合物,处理后的土壤可运至垃圾填埋场进行填埋,重金属可防水浸出。土壤重金属修复技术可分为原位治理和异位治理。异位治理环境风险较低,见效快且系统处理预测性较高,但成本高、对环境扰动大。相对于异位治理来说,原位治理则更为经济实用,操作简单。
技术优势
产品应用简单、有效;
不会对土壤产生不良影响;
产品用量少,节约成本;
能降低对土壤、水环境和生态系统的重金属危害。
应用领域
尾矿废弃物土壤治理
电镀等涉重企业的土地治理与现场修复
污泥重金属修复
垃圾填埋土的重金属修复
其他需要重金属修复的土壤